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言情小说 >> 香江新豪门 >> 第250章 【掌权大酒店】

第250章 【掌权大酒店】 3/3

“好的,老板!”

梁真勋身兼三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专门负责集团系的证券业务。

林祖辉又对高毅说道:“扩充一下公司的高级职员和人才储备,公司要发展一波,不能缺了人才的加盟。”

高毅连忙说道:“好的!我会抓紧去办!”

收购这家公司的目的肯定是布局美国地产业,特别是布局洛杉矶的商业办公中心,再加上其本身的资产净值很不错,完全值得投资。

林祖辉真实想法是,富利国际是一家已经经营很多年美国地产业的香港上市公司,拿下之后,可以凭借其海外发展地产的经验、渠道,联合林氏家族在海外投资。

亦可以理解为,林祖耀要将事业扩展至海外,布局全球的信号开端。

至于为什么是华人置业收购,有两个原因:

第一,新时代地产作为母公司,业务依旧是香江的发展地产项目。

第二,将富利国际作为孙公司,以后供股集资,可以让收租丰厚的华人置业供股。

后果就是,林祖辉个人只享受到约八分之一的富利国际盈利(股份增持后),相当于只持股12%左右的持股量。

就是一个无限放大的原理!

.......

当天晚上,林祖辉接到一个邀请,一个非常大的邀请。

当他来到丽晶酒店的包厢时,香江最大的佬们纷纷起立,迎接他的到来。

“彤叔、四叔、李生、郭生”

林祖辉和四大家族的掌门人一一打招呼。

“祖辉”

“林生”

众人纷纷回应。

原来,这次会议是几位大佬商议救市,便拉上了林祖辉。

林祖辉够不够格?

当然足够,在这个包厢以外的华资地产大亨,除了正在生病的包船王,香江已经没有大佬超过林祖辉了。而包船王还是宁波人,不属于粤帮。

1987年排名的十大财阀中,林祖辉挤掉了陈曾熙家族(陈曾熙1986年已经死了)、邵逸夫家族,成为排名第九的财阀(包括三个英资财阀)。

大家坐下来后,李兆基笑着说道:“外面都在传你林祖辉股灾前,将蓝筹股和期指合约全部出货,大赚几十亿!”

众人纷纷侧目,非常好奇这个问题。

林祖辉笑着说道:“四叔难道不是?你旗下的林高演可是个证券高手!”

李兆基回应道:“他确实提醒了我,我也按照他的分析执行了。”

林祖辉这才说道:“虽然大赚了几十亿,也就正好还清了债务而已。”

他的回答,四大家族非常相信!

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林祖辉是赚了60亿(仅限蓝筹股和买入期指合约,不算全球沽空期指和外汇)

郑裕桐说道:“那也挺厉害呢!埋在你身上的雷,甚至埋在新时代地产系的雷,全部被你去掉了!”

新时代地产系几家公司是上市公司,公司债务和资金流都比较透明,在股灾前便已经做出减持、减债公示。

所以股灾后,各家银行却是一家都没有来催债。

在吃饭的同时,李超人作为发起人说道:“股市是香江经济的一个保证,我觉得我们作为上市公司的主脑,有义务不让股市再如此糜烂下去。所以这次召集大家,是为了救市。”

林祖辉心里想到,这些人恐怕不会想到,目前2200点差不多已经是底部了,最低好像也才1900点。与其说是在救市,还不如说是在抄底。

当然了,大家都不是神仙,不管是商界大佬、政府官员,甚至普通投资者,他们心里的底也许是1500点。总之,市场太恐慌了,大家其实心里又没有底。

众人点点头,纷纷附和李超人的观点。

若是股市持续萎靡,大家确实也担心波及香江的经济。

李超人接着说道:“所以我倡议,大家向‘收购及合并委员会’申请:以略高于市值的价格,买回本集团的股票。”

此时,按照‘收购及合并’的条例:若有大股东购入属下公司超过35%的触发点,就必须全面收购,收购价格为近六个月最高价格。

【林祖辉前期增持有45%新时代地产股份,是因为前最六个月最高价格,对散户没有一点诱惑力,别人不卖给你,所以也不用全面收购。】

【而如果现在增持超过35%的临界点,就必须以九月份最高市值收购,是不能承受的。】

【倘若想增持股份,只要找准时机,将股份增持到49%,亦是有可能的。参考后世怡策增持文华东方至41%股权,提出4.15元价格全面收购,结果股东一看净资产价值都是6元,自然不肯出售。这样,大股东便理所当然的增持了股份。】

众人对李超人的提议再次赞同,可见其影响力!

林祖辉心想正好,将自己持有的新时代地产增持到45%(目前市值仅72亿),再将新时代持股华人置业提高至49%。

最后,大家将和‘收购及合并委员会’交涉的任务,交给了李超人和郑裕桐出面。

喜欢香江新豪门请大家收藏:(www.yanqingxiaoshuo.org)香江新豪门言情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香江新豪门最新章节 - 香江新豪门全文阅读 - 香江新豪门txt下载 - 任猪飞的全部小说 - 香江新豪门 言情小说

猜你喜欢: 重生东王公:洪荒最强混元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光明壁垒遮天重生娘胎,和女帝魔女做邻居王牌狙击之霸宠狂妻七零反派小媳妇东宫继室医见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