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言情小说 >> 诸夏风云 >> 016 石道

临溪县,

一个刚刚置下的下县,虽然人丁稀薄,只有四周不到一千户的人家,但是就其地理位置而言,在乞活军的未来之中,乃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角色,甚至可以说交通之要冲。

若是问其缘由的话,无他,在临溪县前不足十里的地方,便是驼马道。

驼马道自古以来,便是已经存在。只是因着其地理位置的险要与崎岖而鲜为人知,而且还因着其勾连吐蕃,故而,又是一道杀机与财富共存的商道。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听着固然有些夸张,但是却也是这一条古道的真实写照!

……

火红的大日方才升起,空气尚且带着丝丝缕缕彻骨的寒意,临溪县十里之地便已经是人声鼎沸。

数之不尽的黑衣士卒与役夫拥塞着驼马道,他们是乞活军的工程营,可以说就是一个完全的技术兵种。他们的前身就是乞活军的辎重营,乞活军一路行来,工程营居功甚伟。话是这么说,但是他们真正组建起来其实也就是半年的时间。

准确的说,是李信西出驼马道之前才做下的决定。

以前的时候,乞活军征战一直都是靠的野战取胜,技术兵种虽然不算是少,但是因为一直都遇不到合适的环境,自然也算不上是多。还是黄铎领兵西出,向李信抱怨道路崎岖的时候,李信才意识到,是该建立一个职业的工程兵种了!

虽然说,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对于技术兵种的要求不高,但是,有总比没有好!

毕竟,有些东西,技术兵种做起来,要比那些普通的役夫快上很多。到了后世的时候,工程兵甚至成为了比战兵更要重要的兵种。

不过,那些东西跟现在却是没有多少的关系了!就眼下而言,工程兵仍旧是一个相当尴尬的兵种。虽然说,李信本人对于工程兵是相当不错的。但是,这也架不住其余士卒的白眼与讽刺,所以说,工程营的士卒一直都是承受着相当不小的压力。

而如今,就是他们洗刷这些耻辱的机会!

自从工程营正式组建以来,他们的任务就只有一个,四个月之内,在驼马道的基础上上搭建出一条可勉强通行车队的小道。一年之内,将蜀地与吐蕃之间的关隘彻底打通,让其变成大军通行无阻的坦途。

李信当时下达这个命令的时候,麾下的反对之声可谓是连成一片,变数一贯是以好行险的武士同也是在徐昭面前有意无意的讲道,驼马道虽然是只有不过百二十里,但是险阻之处,却非是常人所能够想象。应该,三思而行!

最后还是傅青主出言道:“僵卧蜀地乃是取死之途,西出吐蕃虽然行险,但是却有一线生机,乃当前的唯一可行之道。而且,西进吐蕃之后,且不论成败如何。若是陇南纳入乞活军治下,则必然需要治理。莫非到了那时,还要让一众官僚走驼马道去上任不成!

况且,就算是败了!我大军也可顺着道路撤回,得以保全己身,以图后事。而且,哪怕是我大军不入吐蕃,与吐蕃交易,购置战马,也需要一个相当稳定的路途去运输!这驼马道,必须得修!“

傅青主的一番话语,在一众文武之中反响甚深。故而,在李信拍板之后,修建驼马道就已然提上日程。而督促此事的便是武士同。

李信大军出征之后,武士同便带着新鲜组建的四千工程营,和万余俘役踏上了路程。而事实的结果吗?自然也是令人欢心,全员都是由士兵和工匠组成的工程营效率极高。

在短短的三个月之间,便是已经铺设出了一条勉强可供军旅通行的道路。顺道说一声,这里所谓的军队,并不是如今还在吐蕃的乞活军,而是普通的士兵。

李信从陇南运送的黄金宝石之类的东西,便是从这里送过来的。虽然仍旧是费时费力,但是比起驼马道如同西天取经一般的道路好上了不知道多少,最起码,李信从建昌运送的金银之物,只是用了十五天就已经送到了临溪。这个速度,在往日的时候,根本就是难以想象的。

山道,

役夫们背着刚刚砍下的树木从山边撤出,这些树木很快就会做成路边的木栅,或者是新建的吊桥。所有的一切都如同一根被上紧的发条一般,紧密有序的进行着工作。

武士同站在道旁,看着四处尽数劳作的役夫与士卒,神色之中满是感慨。

便是他也没有想到,从蜀地到吐蕃的修建会是这么的方便与迅捷,虽然说,他是这里的主事,但是他的信心却是最小的。甚至,他早就做好了接受责罚的准备。却是没有想到,仅仅只是用了三个月,便已经完成了这些工作。

不过,只要仔细一想,其实就能够明白,这个速度其实也就是正常而已。

前朝极盛之时,势力范围也曾扩张到陇南之地,虽然只是短短数十年,但是,在那一段时间里,蜀地的商人为了到吐蕃兜售商货,顺着先辈踏出的道路,探索出了一条条能够通商的路途。前赴后继,便是形成了如今的驼马道。

而驼马道也为了工程营的修建,留下了一定的基础,乞活军所需要做的就是在这里基础之上,修补完善。所以,才会如此之快!

更何况,大军行过之后,早就已经留下了一个准确的通道,比起刘邦当年,修建蜀道,却是要方便简单得多!而且,中原汉人王朝,只要是想,就没有做不出来的事,只是缺少那一份魄力罢了!

就好比长城,自秦始皇修建以来,已有千载,仍旧是汉人抵御北虏的有力防线。又好比杜周时修建的大运河,虽然成了杜周覆灭之因,但是后世王朝哪个又不承杜周王朝的情。

汉人缺的,从来都不是能否做到的人,而是,能否敢去做的人,能否顶着那一份压力做到的人。眼前这逶迤百里的石道便是一般,如果不是李信提出,哪里又会有人去做。

至于所谓常识,其实就是用来打破的!

喜欢诸夏风云请大家收藏:(www.yanqingxiaoshuo.org)诸夏风云言情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诸夏风云最新章节 - 诸夏风云全文阅读 - 诸夏风云txt下载 - 文始真人的全部小说 - 诸夏风云 言情小说

猜你喜欢: 重生东王公:洪荒最强混元启禀王爷,王妃她又穷疯了光明壁垒遮天重生娘胎,和女帝魔女做邻居王牌狙击之霸宠狂妻七零反派小媳妇东宫继室医见钟情